jinpeng無殇
发表于 2019-4-25 08:22:56
说个京剧的故事吧。我们都知道京剧是我们的国粹,算是我国最有代表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了。在解放前后那几十年时间,传统京剧逐步向现代京剧发展。建国后出现了《沙家浜》、《智取威虎山》等等反应当时思想与社会的作品。在那个年代,这种京剧是很受当时年青一代欢迎的,反而《穆桂英挂帅》这种传统京剧不再被当时的年青一代所接受。京剧算是文化的载体,只有承载着不断发展的、符合历史时代背景的文化,才能被人们所接收,才能生存下去。后来不知道怎么回事,现代京剧不再发展了,现在反而又挂起大胡子,唱《穆桂英挂帅》去了,毕竟老祖宗留下的东西嘛,符合传统文化。可结果是现在无论中老年人还是年轻人,几乎没有喜欢看的。这样下去消亡也是必然了。现在,京剧倒是回到了真正传统的时候,可是未来恐怕也只能在博物馆看到了。汉服现在很好啊,回到几百上年前去的那种正统的传统服饰形制中去了,然后。。。
jinpeng無殇
发表于 2019-4-25 08:22:56
尤其是衣服这种东西,发展非常快,几十年前流行的衣服,现在已经落伍淘汰了吧。那么几百上千年前的汉服呢?衣服不随时代背景和社会发展,反而要强行回到过去,这才是消亡的真正原因吧。强行复辟已经被时间淘汰的东西,才是真正的文化不自信的表现吧。西方人也有自己的历史啊,最具代表性的束腰长裙,人家也没有说因为那是他们传统的东西去强行复原来表现欧洲的传统文化啊。越是不自信才越是喜欢把自己国家几十上百年前的东西拿出来显摆一下,怕人家不知道我们的传统文化。
jinpeng無殇
发表于 2019-4-25 08:22:56
其实楼主这种想法才能真正保护汉服,让汉服流传下来。简单来说,你觉得各种汉服形制太麻烦了,应该简化一下。这么看来,因为这种原因对汉服敬而远之的恐怖远不止楼主一个人。这就是一个发展的契机。把形制简化,让更多的人接受,然后汉服普及率多少不就能提高一点了吗?虽然样子有点变化,但是发展的必然结果。就如同我们的汉字,古代有小篆,后来成繁体字,再到现在的简体字。虽然形制在不断变化,但能说现在的汉字不能代表传统文化吗?倒是湾湾们还在那用繁体字,还引以为荣。不说别的,台湾的小学生们写作业效率都得比我们大陆差一截吧
hybingzhu
发表于 2019-4-25 08:22:57
各地的花节,汉服以及汉元素、民族服饰,随处可见,大家就不要还停留在纸面上了。
时代不同了,概念和个人臆想已经无法阻碍中华文化的王者归来了。
hybingzhu
发表于 2019-4-25 08:22:58
汉服早就是世界第一流行传统服饰了,得益于中国人口,只是有些劣徒顽性不改,利用网络造谣罢了。
单看每年官方和非官方的传统服饰活动,就可以让天下汗颜。
不过继承只是一方面,要大胆的创新,当代的中国建立了很多丰功伟绩,值得拥有属于自己风范的服饰潮流。
未来中国的主流服饰必然是“传统服饰、文创型中国风服饰、范欧美现代服饰”三大主流交相辉映,彼此映衬的局面
magician
发表于 2019-4-25 08:22:58
其实汉服还有很多版型的,只是我们还不知道。而且有些人不喜欢某些形制的汉服就不去承认是汉服。
项南
发表于 2019-4-25 08:22:58
汉服作为民族服饰,服装形制要注意的,最根本的东西可能找不回来了,但是不能丢弃,但是现在汉服款式之类也开始偏现代化了,但影响不太大
翔丰花姑娘美甲
发表于 2019-4-25 08:22:59
所以说入坑不入圈
蓝色的大海253
发表于 2019-4-25 08:22:59
嫌不自在可以穿汉元素啊,可以改短啊,想穿短袖完全可以单穿坦领半臂啊,搭配宋裤没毛病,完全复制古代型号的当礼服穿呗,反正我逛街穿坦领完全没压力……
hybingzhu
发表于 2019-4-25 08:23:01
当代中国人是幸福的,既能博古又能通今,目前国家大力弘扬汉服同时也提倡创新,未来传统制式和文创型可作“鱼与熊掌兼得”,壮哉!今日之炎黄何等得澎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