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着时内穿中衣、质地较硬挺的半臂,系腰带,下穿裤、靴。
(图上人物为宋,作者是明,仅供参考) 宋圆领:立领宽领皆有,比初唐时领口大,衣身更宽长,前襟改直线形为斜至身侧,同样用布扣,两侧开衩,袖口宽窄皆有,仍是直袖,有腰带。
明圆领:多为宽领,衣身宽大,领口用扣,衣襟用系带,袖子多为琵琶袖,两侧不开衩有暗摆。 8、直身、直裰、道袍
(图为明代传世实物)
三者皆是明代士人常服,应用于各种日常场合。
区别在于,直裰两侧开衩无衣摆,行动时能露出里面的裤子;直身有衣摆遮挡,但衣摆缝在外,能看出衣摆;道袍衣摆缝在内,即暗摆。
道袍在汉服体系中指汉服的一个款式,并非道士袍。 9、襕衫
襕衫出现在唐代,流行于宋明。上为圆领或交领,下摆一横襕,以示上衣下裳之旧制。其广泛程度可为仕者燕居、告老还乡或低级吏人服用。
常用细布,颜色用白,腰间束带。
至明代,圆领(盘领)襕衫使用更为广泛。明代出现无膝襕襕衫,多以蓝色布料制作,乡间也称作“蓝衫”。下摆处的衣缘较宽,而取消了膝襕。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