骗子盯上了放假在家的孩子,
7月1日至7月28日,
桐乡已接报涉学生诈骗警情28起,
涉案金额7.62万,
其中最高被骗金额2.96万元!
诈骗“套路”多多,都有哪些类型?
小编了整理一些
涉学生且高发的诈骗类型,
广大学生和家长一定要提高警惕,
谨防诈骗!
游戏类诈骗2020年7月5日,学生柴某在刷抖音时看到视频说可以免费领取“王者荣耀”皮肤,但需要加入QQ群咨询领取方式。柴某加入QQ群后,看到群内发布了"微信扫码即可免费领取皮肤"的信息。群管理员表示,需要使用成年人的微信号扫码,并输入相应支付密码才能兑换领取。柴某便用母亲的手机扫描了群内二维码,输入了支付密码,随后柴某母亲银行卡内被扣除2.96万元。
警方提醒上网时首先要提高自我防范意识,不要轻信各类网络平台上出现的优惠、中奖、买卖信息。不要在QQ、微信等私人交流平台上进行交易,不随便点击链接,不轻易扫描二维码,坚决不透露涉及个人隐私的信息。
暑假来临,父母将手机提供给未成年子女使用时,要指导并提醒子女合理使用手机,并保护好支付账号,以免造成经济损失。
招聘兼职类诈骗
2020年7月10日,学生邱某在玩QQ时,经一位认识的网友介绍,进入了一个QQ群,群里的人都在热火朝天地进行网上刷单。邱某见QQ群里很多人都已返利成功,一心动也参与了。但在申请货物退款时被告知订单异常,需要补交解冻费,邱某按照对方的指示操作,多次转账,前后共支付了1.14万元。
警方提醒诈骗分子以“轻松赚钱”为诱饵引受害人入群,诈骗团伙成员在群里扮演不同角色,纷纷晒获利截图,营造高回报的假象迷惑受害人,直到受害人信以为真,转入大笔资金参与刷单后,便将受害人拉黑。
需谨记,“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所谓的高回报也意味着高风险,对于可以轻松获取高额回报的工作要保持高度警惕,不要轻易相信!
假冒身份诈骗
2020年7月13日,学生沈某收到一位许久不曾见面的“朋友”发来的好友申请,说急需现金帮助亲戚,想向沈某借钱。“朋友”表示,自己会先将钱转到沈某银行卡上,向沈某要了银行账户,并将伪造的银行转账记录截图发了过来。沈某一看转账截图,便放松了警惕,待“朋友”将微信收款二维码发来时,沈某便依言扫码,转了5900元给“朋友”,随后被“朋友”拉黑。
警方提醒大家不要轻信所谓朋友的借钱应急要求,遇有熟人在微信或QQ等社交平台中向你借钱,无论言辞多么恳切着急,一定要通过电话或视频进行反复核实,不要碍于情面不好意思确认,等到事后再联系,钱早已被案犯转走。
购物消费诈骗
2020年7月22日,大学生郑某接到电话,对方自称是天猫旗舰店客服,并表示因郑某网购的防晒霜有质量问题,需要上网办理退款。随后,对方又采用虚构事实的方式,谎称郑某误领了平台上的理赔金,并要求其通过开通360借条认证身份完成借贷等操作后,才能关闭理赔通道。郑某遂在360平台借贷8千余元后转至某银行账户。事后,沈某咨询淘宝客服得知并无此事,这才意识到被骗。
警方提醒诈骗分子常通过网络发布物品信息,以低价等方式诱导用户脱离正规交易平台,采用线下交易的方式或者假平台交易的方式,骗取受害人的钱款。
接到“网购退款”电话多半是骗局,切勿轻信,应先从官方渠道联系卖家咨询确认,不要因贪图便宜中了骗子圈套。
除了上述典型诈骗,
近期也是
各类涉高考招生诈骗的高发期。
截至目前,
桐乡暂无此类案件发生。
广大考生和家长要继续保持警惕,
谨防招录“陷阱”!
这几类涉高考招生常见骗局,
你知道吗?
高考招生诈骗诈骗分子常伪造公文,或伪装成志愿填报“专家”,利用家长对特长加分、艺考、军校招生以及自主招生政策不了解的特点,谎称有高校的“内部指标”或者“计划外指标”,只要出价合理就保证录取。
警方提醒:考生及家长要高度警惕此类花钱上学的情况,遇到招生疑难问题,要通过正规渠道查询核实,不要轻易将考生身份证号、准考证号等信息交予他人。“野鸡大学”伪装录取诈骗
“野鸡大学”也称“虚假大学”“学店”,其以谋利为目的,通常采用与知名大学院校容易混淆的名称,以混淆视听的方式招收学生,乱发文凭。这些学校都是不具招生资格、没有办学资质、涉嫌伪造售卖虚假学历文凭证书、涉嫌非法招生或网络诈骗的虚假大学。
警方提醒:2020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全国高等学校名单共3005所,均已在教育部官网发布,考生和家长可以通过登录教育部官网进行查询核实。请广大考生和家长在志愿填报时认清正规高校,切勿上当受骗。助学金、奖学金诈骗
诈骗分子冒充国家工作人员以发放助学金、奖学金等名义,要求学生提供银行卡卡号和密码,诱导学生到ATM机进行转账操作。
警方提醒:学生如遇到发放助学金及奖学金的情况,请先向老师和当地教育部门咨询,千万不要擅自按照对方要求操作转账,以免上当受骗。凡是陌生人提到“钱”,一律小心。!
近年来,
电信诈骗案越来越高发,
市反诈办提醒广大市民,
牢记八个“凡是”、六个“一律”,
警惕警惕再警惕!
// 八个“凡是”///
NOCITCE
��凡是自称公检法要求汇款的都是诈骗;
��凡是叫你汇款到“安全账户”的都是诈骗;
��凡是通知中奖、领取补贴要你先交钱的都是诈骗;
��凡是通知“家属”出事要先汇款的都是诈骗;
��凡是在电话中索要个人和银行卡信息及短信验证码的都是诈骗;
��凡是让你开通网银接受检查的都是诈骗;
��凡是自称领导要求打款的都是诈骗;
��凡是陌生网站要登记银行卡信息的都是诈骗。
// 六个“一律”
///
NOCITCE
��接到电话不管是谁,只要谈到银行卡一律挂掉;
��只要一谈到中奖一律挂掉;
��只要一谈到是公检法税务领导干部的一律挂掉;
��所有短信,但凡是要点击链接的一律删掉;
��微信中陌生人发来的链接一律不点;
��所有国际电话或者“170”开头的电话一律不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