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call(๑•̀ㅂ•́)و中传校园里那些安静的...

在中国传媒大学的校园里

有这样一群:安静的“美”男子

他们踏实勤奋、充满创造力

他们常常聚集在西配楼五层

他们用智慧妆点舞台布景

用画笔描绘青春年华

他们有的人用漫画的方式展现创意

有的人用短片的镜头传达观念

也有的人用传统中国画的笔法抒写情怀

他们就是:

戏剧影视学院美术系的同学们

在平时学校的活动中

“美”男子们可能居于幕后

但是,2018年度他们获得的骄人成绩

实在让传传忍不住想向大家安利一发

NO.1 漫画新星

▶中国传媒大学2016级戏剧影视美术设计专业本科生��

奖项介绍

11月3日,第12届中国新星杯故事型原创漫画大赛颁奖典礼圆满落下帷幕。殷子捷同学的作品《REPLACE》在本届新星杯近千部全球参赛作品中脱颖而出,荣获“最佳少年漫画奖”铜奖,同时获得了日本集英社編輯特別評選出的“集英社奖”。这也是本次大奖赛中入选“集英社奖”两部作品之一。

集英奖奖状

中国新星杯故事型原创漫画大赛是国内最具专业性与权威性的原创漫画高水准专业级别赛事,该赛事是“永不落幕动漫节”的组成部分,也是杭州乃至全国动漫行业鼓励原创作品创作、培养新生代漫画人才的重要平台,由日本漫画企业集英社进行海外赛事支持。

颁奖仪式现场

作品内容与创作感想

内容简介

《REPLACE》讲述了一个科幻背景下的黑帮复仇故事:在拥有了将意识与肉体分离技术的时代,有一群不法分子组成了肉体黑市,通过租借人的身体获利。组织的头目处死了一名想要金盆洗手的下属凯文,并把他的女儿抹杀,只留下肉体流入黑市,但未雨绸缪的凯文早就把自己的意识复制出备份,利用女儿的身体重新打入组织,伺机复仇。在一次交易中,凯文的身手过早的暴露了自己,头目随即展开清剿,然而在复仇的欲望和熟练的技能面前,旧日的同事被一一打倒,凯文血刃了仇敌,成功复仇。

作品欣赏

"我创作这部漫画的时候并没有多想,只是觉得有趣就画了,但是创作过程中确实感觉很累,每天上醒来面对自己的作品,感觉哪里都不行,但是也只能硬着头皮画下去。不过好在运气比较好,顺利地完成了这部作品接下来我会努力提升自己的能力,尽力让自己的实力与这份奖项相匹配,最后感谢所有给予我意见与点评的编辑和老师们。"

❤️

想对师弟师妹们说的话

即将参加艺考的师弟师妹们,你们这一届的考试多了些新变化,也多了些新挑战。但是我相信有志者事竟成。要抓住机会,主动大胆的展现自己的闪光点,不要太紧张,自信地提出自己对美术、影视艺术等等相关领域的看法就好,相信你的努力一定会获得老师们的认可。

NO.2 短片导演

▶中国传媒大学2014级戏剧影视美术设计专业(场景设计方向)毕业生��

奖项介绍

由戏剧影视学院2014级戏剧影视美术设计专业(场景设计方向)的周杨烜同学执导的作品《六月》从数以千计的作品中脱颖而出,成功入围第34届柏林短片电影节,于11月23日、25日在柏林Babylon剧院进行2场放映并与观众交流互动。

柏林国际短片电影节成立于1982年,是世界范围内最重要的短片电影节之一,也是柏林第二大电影节(仅次于柏林电影节)。柏林国际短片电影节每年收到超过7000部报名作品(每部作品时长不超过20分钟),并精心挑选500部短片作品入围电影节的不同单元。2018年,柏林国际短片电影节正式成为获得奥斯卡认证的国际电影节,其入围短片有资格参加奥斯卡评奖。

作品内容与创作感想

《六月》讲述了一个跟绘画补习班有关的故事:一个男孩在多次考取美院失败后受到了来自母亲要他放弃绘画的压力,只得奔忙于工作,期间他无意发现他的妹妹也对绘画感兴趣,他有了一个可以真正了解妹妹的机会……

《六月》剧照

“我自身的习画经历给了我创作这部片子的欲望。从小学到大学,我感受到周围很多父母和孩子对于绘画补习班的态度在不断地改变,有一些孩子那种对绘画纯粹的热情和活力逐渐消失,在家长的影响下逐渐变成一种功利工具,这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我想通过写作和拍片的方式找到一个表达的突破口,将我的思考与感悟展现出来。”

“作品完成后,对作品本身是结束也是开始。完成之后,作品就不只属于我了,因为它被创造了出来,在各个地方展出、放映……它带给观众一种精神,而观众会带着自己的理解去解释它,某些理解也会超过片子的表达。对于得奖这件事并没有什么感想,一部影片最重要的是表达自己,得奖可能部分地说明了自己想表达的东西成功的展现出来了吧。”

想对师弟师妹们的话

戏剧影视设计专业的师弟师妹们以及将要参加艺考的同学们,我最想对你说的大概就是珍惜时间、珍惜机会吧。要抓紧时间多看多练,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和艺术鉴赏水平,尝试各种不同形式文艺作品创作,努力追逐自己的梦想吧!

NO.3 国画达人

▶中国传媒大学美术系2017级研究生��

奖项与作品介绍

2018年10月11日,我校美术系研究生劳政超同学的作品《瞧戏》,参加了由中国美术家协会、杭州市萧山区人民政府主办的“伯年国艺”全国写意人物画展作品评选活动,获得最高奖——中国美术家协会入会资格。

作品《瞧戏》尺寸:240cm*200cm指导老师:李宽

《瞧戏》的创作灵感源于我童年的生活,我的母亲是一位艺术团的杂技演员,小时候因在家无人照看,陪着母亲“赶场”也几乎成为了家常便饭。

儿时记忆中,每当急促的开场小鼓一敲响,人们便匆匆赶来过戏隐,更有远见艺术团的车子开入村子,便带着碗筷干粮匆匆赶来占地方死忠戏迷。

随着“送文化下乡”的展开,我又有了陪同母亲出差的机会,此时的我近而立之年,我的关注点从台前和幕后转为那些平时习以为常的观众身上。

人们三个一堆五个一组的开始在戏台前唠起了家常,而真正静下来看戏的却已不多。

站在戏台边向下望去,我决定用书画将那些远去的场景一一封存,装帧成册,让那些已经黯淡了的景致以画面的形式再次被展开……

近代中国画“一代宗师”任伯年,是浙江山阴航坞山(今浙江萧山瓜沥镇)人。任伯年无论人物、花鸟、山水、走兽无不精妙,创造了一种清新流畅的独特风格,对中国画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为进一步继承和弘扬中国画的传统文化精神,推出当代写意人物画精品及优秀中青年画家,繁荣美术事业,向改革开放40周年献礼,中国美术家协会、杭州市萧山区人民政府联合举办“伯年国艺”全国写意人物画展。

其他获奖作品介绍

2018年5月26日,美术系的劳政超同学参加由北京中国美术家协会、福建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福州市人民政府主办的“海丝情•中国梦”——中国福州“海上丝绸之路”全国中国画作品展,其作品《节气印记·寒露》获得优秀奖。

作品欣赏

获奖作品《节气印记·寒露》尺寸:230cm*200cm指导老师:李宽

此次“海丝情·中国梦”——中国福州“海上丝绸之路”全国中国画作品展评选作品达7000多件,初选通过作品300余件,入选展出作品共有200件,其中50件作品获得优秀奖。入选及获奖作品定于2018年7月在福州市海峡文化艺术中心美术馆展出。

劳政超其他作品欣赏

《山里红》指导老师:李宽尺寸:200cm*240cm

往期入选作品:《乡戏》指导老师:李宽尺寸:200cm*240cm

往期入选作品:《和谐》指导老师:李宽尺寸:200cm*240cm

想对师弟师妹们的话

虽然我们是以美术生的身份进入了中传的校园,但是我们依然可以通过播音主持、摄影、导演、哲学、物理、计算机等丰富的选修课程提升自我,这些课程不仅可以结算成我们毕业所需的绩点,更是我们不竭的创作灵感源泉。中传给予我们最大的自由去完成学业,我们也要挖掘我们最大的自主能动性去掌握自己的人生。今天我们以中传为荣耀,明天中传也会因我们而骄傲。

NO.4 妙手巧匠

创作团队

项目负责人

戏剧影视学院美术系宋东葵教授、谭泽恩副教授

成 员

2015级戏剧影视美术设计张兆麒

2015级戏剧影视美术设计段九明

2016级戏剧影视美术设计尹偲雅

2016级戏剧影视美术设计陈宇曦

2016级戏剧影视美术设计汤舒婷

2016级戏剧影视美术设计郭彦彤

2018级美术学研究生梁 梅

2017级美术学研究生张晓蒙

2016级美术学研究生曲肖羽

2018级美术学研究生陈思恩

2017级美术学研究生刘冰清

2017级美术学研究生王德平

2016级电影学研究生王咏力

参展介绍与作品内容

11月13日上午,“伟大的变革——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展览”在国家博物馆开幕,我校戏剧影视学院美术系师生应邀参展。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美术系师生团队负责制作的展品《记忆》。这组展品位于“历史巨变”篇章中,它以写实主义的创作手法、通过微缩模型的形式,真实再现了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北京地区传统民居的历史样貌。

微缩模型以1:20的比例,表现了一座建筑结构非常典型的老北京四合院。四合院的典型元素一应俱全,极富传统美感。当经历了世事变迁,青砖、灰瓦、红漆大门……每一处都深深地打磨了岁月的印记。美术系的创作团队历时三个月深入研究建筑结构的方式,探寻建筑样式背后所蕴含的信息,对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老北京四合院里的生活场景进行了精准再现。开展以来,《记忆》获得了非常好的展览效果。

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美术系的老师和同学们

你们给中传带来了不一样的美丽

愿你们在新的一年中

创作出更多优秀的作品

报考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美术设计专业的同学们

愿你们一路顺风

在新的一年里实现自己的梦想

❤️

●●● 中国传媒大学官方微信平台 ● ● ●

记 者 | 顾皓翔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皆为本站原创文章。

转载注明出处:http://acg.inmoke.com/zixun/acgyouxi/5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