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TA的隐忧
“潜在的瓶颈。”
有一个很多DOTAer都不愿意承认的现实,就是LOL已经逐渐取代DOTA,成为目前世界范围内最为火爆的MOBA游戏。LOL势头的持续走高也证明了MOBA类游戏保温有几个法宝,其中很常规的二点就是在更新中不断加入新英雄和新道具。
另一方面,DOTA本身也在一直这么做。但经过上文的分析,你也许已经能看出DOTA的天生瓶颈了。就像冻肉在上篇关于6.78概况和G1联赛中国队伍惨败的分析中提到的“体制外”的英雄,DOTA并非“设计好的”游戏,所以并没有先行的“体制”,只是在漫长的发展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体制”(比如渐渐产生了很多套路和“常识”。这也是为什么远古时期的经典战役在新的DOTAer看来通常很平淡,甚至很“菜”)。但包括IF在内的几任制作者在设计英雄这一点上,原先肯定是没有遵循特定的“体制”去设计的(这也是为什么冻肉在之前的文章中还能枚举出若干“体制外”的英雄)。
同样拿篮球这项运动作比方,DOTA的阵容很难几句话说清楚。比如在龙骑为核心的阵容中,保护发育的龙骑在前中期更多的是承担肉和先手的作用,而后期一般又会过渡成物理输出的主力。这意味着,在篮球赛中,“龙骑”这样的球员第一节打控卫,第二节打中锋,下半场又变成小前锋。
这就给设计上造成了很大的困难,首先我没有固定的角色模板可以作为设计的基础、原型去参考,其次,就算我捏出了一个技能设计上完全原创的英雄,我还要考虑他/她对现有英雄体系的影响(所谓“凤凰+任何英雄都是套路”)。LOL中同样要考虑到这一点,但由于角色定位的相对确定,所以出现大的设计瑕疵的可能性会小得多。LOL中绝对不会出现大魔导师拉比克这样大胆的设计,因为LOL中的技能都是“严丝合缝”的,无法允许“以彼之道还施彼身”这种打破平衡的技能存在。
我们在一泊池水中掷入一个石子,我们很难预料到它将泛起的所有波澜,但我们在货架上摆上一个新物品,顾客的反应是相对可控的。这就是DOTA与LOL的新英雄、新道具设计之别。
这意味着什么?对于DOTA来说,新英雄的设计会是一件非常让人头疼的事情,同理,新道具亦然。因此,在未来,DOTA游戏内容上要保证持续的新鲜血液,是充满困难的。
IMBA的神谕
“阴谋论。”
至此,让我们再回到开篇对新英雄的解读。第二个英雄是神谕。
6.78更新若干天,已经有不少玩家大呼“土熊猫复杂,神谕者IMBA!”事实的确如此,相对于土熊猫来说,神谕的技能操作要简单得多,但事实上,从技能说明上我们也能看出来哪一个英雄的技能设计更为复杂。
神谕的技能设计思路相对来说要隐晦一些,冻肉作以下猜测:
简单来说神谕的技能就是在“做加减法计算”,计算的理想目标是得到“正数”——即己方得益。神谕的核心技能是大招,3技能由大招衍生而来。1、2技能在设计上是3的子技能。
网上已经有理解能力强、勤快的玩家总结出了神谕的“连招”,这也正是我要强调的,即“神谕有连招”这个事实。
广义上说,在DOTA中提及combo,我们多指多个英雄的配合衔接,或者某些爆发型英雄为了达到输出最大、输出最快的爆发效果独自做出的一套动作。(还有一些特例,比如卡尔这样独特的设计。)
而神谕两者都不属于,他的连招更像是“组合技能”,即“1技能+3技能=A效果”“2技能+3技能=B效果”。
讲到这里,你是否有一些熟悉的感觉呢,我将直接引用我刚刚说过的一段话:
“在英雄的操作方式上做出新意!比如,假如A和B同样是物理后期,他们同样有一个加攻速的技能,那么A的技能释放要求A不能转火目标,B的技能要求B必须先打2个不同的英雄,打第三个英雄的时候才会加攻速。那么这样以来,两者的输出方式自然不同,带来的玩家体验也就两样了。”
这是我之前描述LOL应对可能存在的英雄同质化的问题所作的应对,打个比方,就是LOL假如是NBA联盟的话,那么它要求旗下所有控球后卫过人尽可能都用不同的方式过人、传球——或者说,上篮的时候必须给我拉个杆。
因此,神谕采用了“1技能+3技能=A效果”、“2技能+3技能=B效果”而不是直接设置“A效果的技能”“B效果的技能”的技能设置,我解读为是冰蛙对于“LOL式”英雄操作方式的一次尝试(不可否认的一点是,组合生效意味着远不止ABCD四种的效果,但我想我表达的技能设计思路大家应该已经能明白了)。
事实上,上手LOL并进行了一定游戏时间的玩家,都会有“LOL很多英雄的战斗操作是在滚键盘”之感。甚至对于资深玩家,LOL的技能设计也决定了大多数英雄的战斗操作,都是在一瞬间完成一套组合动作。
不过,最值得吐槽的是神谕的技能威力,神谕20秒CD的大招堪称IMBA,配合臂章使用几乎不死的效果也让人结舌,直让人想起一直很逆天的凤凰。很久以前,冻肉写过一篇《杀死DOTA》,里面给出了DOTA“死因”的几个预测,其中之一,就是做出过“保持更新DOTA1”承诺的冰蛙在游戏内容中加入影响平衡性的元素,直接“手刃”DOTA1。冰蛙把这么一块看起来就能影响到游戏平衡性的大石头抛入DOTA1的英雄池中,不知用意为何?为什么DOTA2中又迟迟不更新凤凰呢?这么考量,“神谕者”的名字似乎非常“有内涵”。在此,我宁愿作小人,希望度的是君子之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