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着没事,聊聊,本文纯个人记忆,如有错欢迎补充。 近期心态变了,不知道我还能撑多久。 以前答应部分吧友,我想走的时候会说一些事情,那就说说。 ![]() 一、前提 事先声明,我二游玩得多,非常多,以前属于那种啥都碰一下的类型。很多二游我都是开服玩家,现在因为时间和精力原因,能坚持下来的也不多就是了,我感觉多少还是可以说一下的。 先说说社区最近一两年风生水起的有男不玩运动,很多人已经忘了这个节奏的起因:解牛者之少昊哥哥传奇。本质是玩家的赛博贞操确实受到了厂家的侮辱,除了个别NTR爱好者没多少人能忍受,后面借着米哈游旗下贴吧社区最大的原神内鬼吧平台,风风火火地开始了点燃大海。 其实,我想说的是,少昊不是第一个,但少昊是最开始火的那一个。很多网友要不就是确实不知道,要不就是选择性忽视以前无数的例子。少昊的厂商当时只是正常操作运营甚至是正常的编剧,想着让玩家吃个瘪然后反转,但是还没到反转的阶段,彻底点燃了玩家的怒火。玩家伸张正义我感觉没问题,但是病态地追求正义那就敬谢不敏了。 顺便说下崩坏三,崩坏三陆陆续续暴雷了很多次,大到操作抽卡概率兔女郎铁拳和谐,小到连续S速修BUG舰长劈叉,有些事情除了老登和岁月史官多少有印象,都消散在了尘烟中。现在社区里坚持还在赢的鸣潮,很多人也忘了他开服时候对社区的辉煌战绩,我指的不是后来出圈的鸣式,当年战双开服黑卡事件我也是亲历者。至于现在明面上已经销声匿迹的某四字老牌劲旅,等七字出来的时候估计在社区层面还能再创辉煌。 不说原神的原因也简单,一篇稿子说不完。二游社区节奏是个环,一圈又一圈。绝大部分二游的节奏,是以前很多端游支线节奏的延伸,很多二游社区现在的操作是昔年端游的基操甚至不如当年,所以以下讨论不谈端游,默认从二游开始。 ![]() 二、数值膨胀 我先从两个现在来说相对冷门的游戏说起吧。 第一个PCR,国服与日服的版本差了两年,这游戏还有让人诟病的工会战,早期游戏属于那种排版大佬一个人排保底30个人甚至更多人的出刀表,一个一个安排通知出刀的类型。两边差了近两年的版本,导致国内抽卡直接就是千里眼规划,一开服几乎所有人都在等那个角色的出现,一个改变游戏玩法的角色:春黑。篇幅有限,简单来说,这游戏原来出刀需要卡帧数狂按技能,春黑之后需要上鼠标宏连点器狂点大招,技能放得越多伤害越多。 我原来想说神代梦华谭或者苍蓝境界或者少女咖啡枪或者少女前线,后来想想现在估计认识的人不多,算了。至于火影忍者和阴阳师这些,某种意义上应该归类非二次元游戏,而且又太具代表性了。 现在说说第二个,崩坏三:空之女王。崩坏三的游戏膨胀主要分为两个阶段:女王前和女王后。先说说女王前,当时所有可操作角色包括但不限于:地上跑的,地上滚的,地上翻的,女王是第一个飞的。早期崩坏三的大数字还局限于凹满buff破六位数的水平,女王出来后,随随便便六位数,技能包括但不限于时停,聚怪,群伤等。总结来说:空之女王完全统治了崩坏三游戏的数值差不多半年,所有的老角色强度上变成了笑话。时至今日,强度上已经变成了送都没人要的角色。 数值膨胀是二游的通病来着,就我的印象来说,小体量的二游三个月淘汰一批角色,半年彻底淘汰一批角色。大体量的二游,时间上估计翻个倍,但也是肯定要淘汰的,根据氪金的力度也只是延长被淘汰的时间。原神数值膨胀这一块才是二游界的异类。 ![]() 三、角色卖卡 不同二游角色卖卡的标准不一样,SP角色是常态,或者就是皮肤系统,以前有过抽卡直接角色完全体,抽多了单纯加角色数值,也有过抽卡碎片化,抽满兑换角色的。价格上换算RMB的话以前最标准的抽卡是4.5元一抽,后来发展到2元一抽的也有,6元一抽的也有。崩坏三早些年是标新立异的28元一抽,然后某游的出现,把广义上的二游抽卡定价到了16元一抽的水平。 说回SP角色,我拿碧蓝航线举例子吧,碧蓝航线现在有一千多艘船,拿光辉举例子,有光辉本体,光辉(π兵装),小光辉,更别说未来某天可能出的六星彩船光辉和光辉meta了。至于FGO、PCR这些,FGO的武内脸深入人心,也就没必要提了。实际上碧蓝幻想也可以说一说,想想算了。 我认为适合出SP角色的二游,除了剧情上的因素,真想讨论应该再细分两种情况:有无3D建模的。有3D建模还继续出SP角色的比较典型的有崩坏三、战双帕米什,这种的好处无非就是固定角色IP,给角色增加吸引力等等,无3D建模坚持出或者不出SP角色那也就太多了,很多时候往往就改个立绘,和改一个局内小人的事情。 卖完卡就撕卡,对于二游来说其实也是常态,除非这张旧卡还有可利用的价值,不然的话辉煌过后,再也不提收进玩家箱子的角落才是最常见的结局。 ![]() 四、剧情细节 我说一个事实,有没有一种可能,以往的二游甚至包括现在的大部分二游的剧情,只要剧情还是为了主角服务,那就全是套路,没有一个细节上经得起推敲,只要表现力在线,那就是好的套路。二次元发展了这么多年,有什么套路没写过。当然,我这是一棒子把所有人都打死的说法,本来玩家作为主角,剧情就应该为主角服务。 现在我把二游的剧情和二次元作品的剧情联系到一块聊聊。我对二游剧情的标准向来都是预料之外,情理之中,那就是一个标准的好故事。如果不在我预料之内,那一步之差就是精品或者狗屎,如果不在情理之中,那就是脱离现实或者高端的神经病。参考《电锯人》第一部和《咒术回战》。 至少在我的印象里,以前的二游剧情就是如此,早期很多二游为了吸引玩家多看一眼,或者为了推进剧情,会塞入很多莫名其妙的东西,包括但不限于:师傅被抓走了,师傅又被抓走了,师傅吃错东西死了需要复活,师傅不行了需要人双修的细想下来明明很多都可以避免的情节。 所以,什么时候玩家开始正式地关心起剧情了?剧情上不能强制跳过的,某个不得不提的游戏来了。我直接说现在的影响,原神的剧情因为不能跳过加上自身的影响力,导致剧情上的很多细节毛病在广而泛之的传播。一些搁其他游戏里面改个字的事情,会被某些群体用放大镜放大再看。以至于放大镜这个标准现在开始对标传播到每个二游,发展到现在很多人已经不需要看完整的剧情了,只需要抓住对应的字眼就可以无下限的攻击其他游戏。 然而实际上,很多玩家其实不在意不关心不看绝大部分二游的完整剧情来着,他们可能只关心剧情里某个角色的高光时刻或者结局,偶尔抓住一两句精髓当作谈资,过了就忘是常态。 以下讨论严格来说是社区的讨论了,和游戏本体无关,所以简单扯扯了。 ![]() 五、流水影响 厂商赚钱对玩家来说屁用没有,我们玩的是游戏,又不是厂商。厂商的股东除外。当然,厂商亏钱了,开始出氪金礼包了,开始逼氪了,这些该关心的玩家还是得关心的。玩家只要想着自己玩游戏的利益就行了,厂商流水图一乐看看,只要厂商不暴毙关玩家屁事。 玩家其实永远都是那一批玩家,现实的人和社区的人其实也是同一批人,每个人都可能现实里是其他人眼里的老实人,在网络上就是无情的情绪输出机器。这一点和游戏无关,和游戏热度有关,游戏热度起来后哪里都一样,每个人会自己选择自己该去的舒适圈。当一个游戏没法继续支撑玩家心里的讨论度,这个游戏剩余的玩家会选择两条出路,闭门造车或者对外出击,这往往就是社区末路的真相。 ![]() 六、社区的诞生 全文无参考文献,纯个人记忆,主观态度,大框架背景下谈论现在二游的社区。 0几年前半段,猫扑天涯论坛资源横行,当时电脑端主流的二次元社区估计还没有形成。0几年后半段,我的记忆停留在火影忍者中文网、海贼王中文网等网页时代,下载游戏靠光盘,下载动画靠优酷,看小说靠MP4、MP5,还有时代的记忆轻之国度。 昔日的二次元资讯,基本就靠知音漫客、动漫水晶、神漫和龙文。2009年,我开始接触了动漫之家,我那时候没有认识A站,所以对我而言动漫之家就是最早的二次元社区。至少对于我来说,直到这个时候,宅男还是个失败者的代言词,是个人人喊打的角色,属于社会的阴暗面,阴角,不能见光的群体。 ![]() 七、社区的进化 接下来只列手游诞生大事件,或者目前还活着,且形成一定战斗力的有话题度的社区二游相关: 从手机差不多刚结束了水果忍者的阶段,正在准备迎接天天酷跑的时代2013年开始讲起。这个时间点以二次元为主题,各种新生的讨论游戏为核心的二次元社区以萌萌人圈地自萌,对内团结互助,对外剑拔弩张的刺猬形象面世。 2013年国服第一款真正意义上的二游扩散性百万亚瑟王开服,同期日服舰C开服,形成了早期最出名的以游戏为核心的二次元群体。 2014年代表作纪念碑谷、梦幻西游诞生;崩坏二同年开服,没人在意这么一个少女横版设计游戏。 2015年年底,因为LOL的鼎盛,王者荣耀顺势诞生,这个时候王者还是默默无闻的状态。 2016年,可以称作最辉煌的二游盛况年。阴阳师,猪厂代表作品,时期二次元最能拿得出手的IP诞生,后被开除二次元籍贯;火影忍者手游,非二次元萌萌人玩法,后被开除二次元籍贯;FGO同年引进开服,成为B站苟命的关键存在;崩坏3,号称次时代二次元动作手游诞生;少女前线,曾几何时以硬核玩法著称的二游诞生;同时期我还能想起来的还有少女咖啡枪之类的昙花一现的IP。 2017年,吃鸡火爆全球;碧蓝航线,舰C舰R舰B这个舰队大战的最终生存者诞生; 2018年,第五人格,多少受了吃鸡大逃杀时代影响的猪厂代表作之一诞生; 2019年,明日方舟,版号寒冬时代的唯一幸存者诞生; 2020年,原神,黑暗降临,后面就没必要列了吧。 ![]() 八、玩家的变化 首先,我始终认为,社区本应该是为了热爱诞生的。 接下来先说B站,最早期B站普遍创作力不足,站内作品多以低成本剪辑和MMD为主,观众群体以萌萌人团体为主。2014年叔叔接管了B站,选择了扩圈,2015年B站通过鬼畜文化开始在广义社会层面上冒头,注册用户累积突破两千万,算是彻底代替A站成为了时期宅男们的乐园。2016年B站靠二次元话题扩圈成功,二次元宅文化到达了第一次小巅峰,从小众圈子变成了一种亚文化,传统宅男被迫见光然后死亡。 接下来说贴吧,贴吧最早的成型的有社区概念的二次元手游社区已不可查,可能是舰C,可能是FGO。最突出的表现就是舰C、FGO通过动画IP的加持形成和东方系列相提并论的固定的二次元标签和文化。阴阳师、FGO这些二游时下主力军属于内乱各打各,有事冲策划,没啥冲策划的长期和平发展时期。这个时间段,二游社区最大的事情可能就是旷日持久的舰队大战,碧蓝航线诞生后,在我眼里旷日持久的舰队大战落下帷幕。 2016年同年前后,王者荣耀开始崛起,火爆国服,无人能敌,游戏社区节奏大战主力集中在了英雄联盟的撸批VS王者荣耀的农批阶段,社区对立入侵文化开始盛行发展。这种状态一直持续到了2019年,半壁江山明日方舟诞生,现代攻击性二游社区成立的开山鼻祖。原因:(1)可能是因为舰船大战的时代遗产;(2)可能是撸农社区旷日持久的对立文化;(3)新生代游戏主力拿到了自己的手机;(4)最简单直接的原因:版号寒冬导致的同时期没有一个能打的传统二游。 ![]() 九、玩家的素质 早期社区的科技佬、萌萌人去哪了?我的答案是同好群。因为贴吧作为公共平台,发言没有限制,随着现实因素的发展,社区慢慢变成了单纯倾泻情绪的地方,人越多的社区越明显,逐渐诞生了川吧、帝吧、段子等历史。 以2016年成年为转折点,今年这批人也26岁了。学历按本科算工作了四年,按研究生算都工作一年了,工作人的心态多少是会变的。社区节奏这种终究影响不了现实的事情,正常的成年人是不应该也不可能冲动上脑,安于一隅,面对现实是传统老宅男们最后的归宿。 那为什么现在社区节奏还会这么大?因为玩家群体变了,因为黑流量更有话题性,真善美逐渐无人关注,黑深残是特立独行的。游戏新生代掌握了社区的话语权,他们可能三岁就拿起了手机冲浪,传统宅男们可能十来岁才第一次接触网络,没有人第一次上网就会对网络世界充满恶意,除非现实缺爱。 虽然就我所知的,零几年的时候游戏结仇线下真人快打的故事也不少,但由于时代的局限性,其实并不突出。 ![]() 十、现实的映射 此话题不多展开,社区各类众人皆醉我独醒的“神仙”多少都有现实的影响,要不真是恨铁不成钢的明白人,要不就是还没工作的年轻人,要不就是纯的不行的理想人,要不混沌乐子人,主动咬钩的多少也有点,愿者上钩。 部分人日常选择性无视管理声明,一心只想带节奏,为自己宣泄情绪,不管他人想法。部分人嫌啥都管,部分人嫌啥都不管。扣帽子的做法屡见不鲜,管理彻底站队一方,彻底驱逐一方人,一方人就满意了,另一方人就黑化了。管理不是圣人,只能做到相对公平,觉得不够公平请及时在不公平处找管理,而不是说风凉话,光说不做的到哪都是垃圾。 ![]() 十一、矛盾的原因 1.国服特有的内卷生态,某些团体有意识的踩一捧一的自尊; 2.低级的意识形态定义污染传统概念,参考曾经的卧龙凤雏; 3.黑流量入脑,死鸭子嘴硬,脑细胞板结,键盘侠依旧; 4.社区内部矛盾无法消化,看不得他人好,转移矛盾朝外; 5.科技入局,智械入侵,小号刷屏,串子内应,爆吧乃至核武诞生。 社区的节奏往往是部分人用垃圾社区的话术来讨论,部分不知情人因为“利益”受到了侵犯开始反击,反击的同时也就陷入了社区无止境的滑坡循环,不刹车就继续滑,支持滑坡的又是看热闹不嫌事大的。一帮人会默认自己就是绝大部分,自诩正义。又有相当一部分人是混沌乐子人,看热闹是常态思维。 因为新人和老人的信息代差,导致了观感上部分人的记忆跟金鱼没啥区别,垃圾重复节奏翻来覆去,日无新事。有了第一个套路,就开始无止境的套模板,发现模板节奏没啥新意了,就开始再套层皮继续新的节奏,本质还是一套男女对立或者群体拉踩。 ![]() 十二、代表人物的出现 我现在单说米游社区知名人物。有些人的事迹有专门的吧总结,我说说2023年起我经历的事情。 (一)赫猫 2023年2月,崩坏星穹铁道内鬼吧成立,建立初期吧务组,其中有一个就是赫澪雨(以下简称HLY)。当时一个月后来的还有猫尾草,猫尾草和赫澪雨当时在贴吧二游圈的影响力还是值得一说的,把这两人招进来的原因本意就是给铁鬼吧吸引一点流量,毕竟当时谁也不知道米哈游第二个内鬼吧会发展到如今的地步。 2023年6月,猫尾草开始跳反,原神内鬼吧初步转型,结果是猫尾草初步退出这边吧务组,同时开始带来了当时的原鬼吧。2023年10月,HLY在铁鬼吧吧务群开撕,猫尾草和眼睛宅退出铁鬼吧管理,HLY名义上成为铁鬼吧吧务管理方面决定性话事人。 这几年,这位“话事人”之后如何在吧内带节奏,向各社区开战,搞米游内部拉踩,吧友有目共睹,因为其高强度搬运的功劳,其余吧务选择对其XP配图和自身节奏视而不见,默默承认其“特殊”地位,并且为其处理带来的节奏。 2025年过年期间,HLY因传票心态转变,做出的事情包括但不限于:1、提高自己地位,以米哈游社区第一人自居,真心认为米哈游离开他必死;2、提出如果米哈游不给他和解,就自爆三个吧跳反来威胁律师;3、过年期间,高频次私聊他认定的“救命稻草”,全程无效沟通,只是想求安慰;4、大年初一,艾特原内爆吧务组全体成员,说全员都死了;5、一天不低于三次的频率艾特原内爆吧吧务所有成员,大概内容是他想切小号继续搬运爆料,认为米哈游再看贴吧三个内鬼社区,离开他不行。最后,传票事件结束,再提此事,被群嘲后,宣称要爆吧,退群再拉小群,搞内部斗争,后被原内爆吧切割驱逐。6、挑拨铁绝鬼吧吧务组和原内爆吧吧务组对立,通过知情人沟通,两吧没有发展到最后一步。铁鬼吧因HLY其“特殊”地位,最终以下原内爆吧友情吧身份结束。 (二)各路舅舅 2024年11月份铁道严重长草期起,铁鬼吧热度稳居百万的水平,这时候吧里还算正常管理。2025年1月的时候,吧里开始陆续出现各种来路不明的舅舅,包括但不限于牛、不要截图、097、少女、全女、shiro、算法导论(Luna)、月卡、白璃等等无数内鬼以及后来引爆社区的屎。 去年吧务组还在参与搬运爆料的时候,部分吧务确实会接触吧里的一些舅舅。出事的当事人吧务给知更鸟狂热粉丝(以下简称狂粉)下场站队的事情,吧务组内部当时是知道的,而且吧里有相应节奏,后来内部强调过吧务组不允许下场后将此事跳过不提。解封也是因为狂粉几乎封满了90天之后,狂粉通过群找当事人吧务私聊解封,所以这件事在吧务眼里是当解封了一个普通吧友来处理的。 后来狂粉再度开始编假料活跃在吧里,于是10天后又被封了90天,他选择了销号,现在后台已经查不到记录了。事情其实就这么个事情。吧务自己其实也分不清到底是真是假,这边的视角只要别带节奏基本就不管料的真假。 有个人爆出来了评级论,是谁什么时间我已经忘了,简单来说,就是把游戏里抽卡角色分成了三六九等,直接引爆了社区舆论。类似衍生的话题包括:崩坏三同位体天生注定强无敌的皇族论;版本主推强无敌,其他都是弃子废物等。 在今年过年期间,铁道游戏内搞了个赌博性质的抽奖活动,加上最后的愿赌服输疑似嘲讽玩家的行为,引爆了社区话题,这个时间点铁鬼吧吸引进了很多人。吧务组的做法为了避免大规模的刷屏滑坡,选择了将近七天的集中贴,最后一天彻底放开,让吧友自由发泄。此行为为吧务省了很多管理的压力,但得到了很多吧友的反感。 今年2月底,铁道社区的屎舅开始发力,此人爆料极具个人态度色彩,根据屎舅粉丝的说法叫站在玩家的角度。此人再度强调了评级论的真实性,被及时封禁赶出了铁鬼吧。这人陆续开始在NGA发帖、换新号继续来铁鬼吧发帖彰显存在感。因为之前积攒的人气,吧务组开始被流量反噬,最后顶住了压力切割了屎舅。 今年3月初,屎舅换新号重新在铁鬼吧发帖,爆料了一些还算缓和的“信息”,文字内容还在嘲讽铁鬼吧吧务组是社管之类的言论。吧务组认为此人服软,也不准备继续关心他的事情,只要不带节奏就没准备继续问了,于是没有第一时间处理。 当天晚上,向来在吧里以萌萌人人设对外的少女舅开始突然对着吧务组发难,翻出来去年十月份吧务组成员柯朵对假舅知更鸟狂热粉丝站台的事情说话,并且言辞中把周日风评上的黑锅全部甩给吧务组。吧务组第一时间翻出来知更鸟的后台记录,证明此人删帖间隔确实有三个月,但因为此人已销号的原因无法查阅封禁记录。 第二天早上7.40分,少女第二次发帖,用此事继续质问吧务组,被昨天晚上搞得焦头烂额的吧务组选择了第一时间删封处理,并且删掉屎舅的相关帖子,一起选择了封禁。并且紧接着发出了早已准备好的转型本吧定位的相关帖,切割喜欢超前爆料、发剧情料、主观色彩过于严重的舅舅。 2025年1月份,因为米系贴吧著名人士HLY被传票的起因,吧务内部已经彻底决定将吧务组和内鬼彻底切割,转型搬运吧,2024年11月就有过念头,HLY的事情加剧了决定因素,只不过一直没有对外说,因舅舅事变将公告发出。 少女舅紧接着,前后在遐蝶吧爆料剧情相关料、在贴吧星穹铁道内鬼吧发帖,继续用萌萌人人设,意思不知道这个吧是干嘛的,继续质问铁鬼吧吧务组。吧务组选择不予应对,因为当事人吧务聊天记录确实丢失的原因,加上已切割相应舅舅,选择无视。 在此期间,舅舅的拥簇们、铁鬼吧被长期封禁人员、不明真相的吧友和早就看不惯HLY的人选择了去反吧无下限自由搏击铁鬼吧。HLY的早期被盒个人信息,被反吧的人士制作成贴吧AI屠版污染铁鬼吧,并且疯狂刷屏吧内评论区,对面开始怂恿开盒铁鬼吧剩余吧务组,进入无下限的对立阶段。对面吧的吧务带头开始攻击铁鬼吧。 两个吧从此互相分流,互相攻击,社区人根据自己的需求去了相应的社区,两个社区天然对立,以后很长一段时间内,两个吧都会处于高强度的互相嘲讽阶段,不可能和解携手发展。 ![]() 十三、MasterLove运动 (1)前言 以下多文字引用自萌娘百科。 二游社区现在广而熟之的ML全称“Master Love”,以前是对人物角色标签化的一个词汇,现在在网络社区被用于形容以该属性为卖点的类别。根据萌娘百科的定义:虽然一些“ML游戏”有着相似的特征,例如游戏中全体角色都对主角抱有恋爱感情,但是并非满足此类条件的游戏都被称为“ML游戏”。目前,“ML”用于形容游戏时其定义并不严格,一个游戏被认定为“ML游戏”需要该游戏社群形成共识。 (2)发展 PlayerLove是一种人物的心理状态,是ACG作品中的萌属性之一。动画漫画小说等二次元作品中,观众或读者一般仅担任观察者的身份,不参与故事的剧情,主视角角色往往和观众或读者并无直接关系。在部分人的判断中,因为能满足缺爱的内心,所以这是一个非常萌的属性。这一属性在男性向、恋爱向gal的女性主要角色和某些擅长迎合玩家心理(媚宅)的游戏中可能十分常见甚至全都有;而在另一些游戏中则较为稀少甚至没有。 (3)局限性 ML在动漫界的代表分类是HG(后宫)和纯爱,当然,很早以前,HG和纯爱是一个分类:爱情。纯爱(爱情)作品是上古标签,历久弥新,佳作频出,所以暂且不谈。我所接触的印象最早的纯HG类作品应该是《蓝兰岛漂流记》,然后是《天降之物》,对时间概念不清楚的,我举个例子,同时期鱼人二代刚开始写《很纯很暧昧》。 HG这个定义在这个时期还没有成型。另外需要指出的是,HG这个词充斥着对女性的不尊重,以及对伦理道德的挑战。事实上所谓的HG作,只要是以现代社会为背景的非R18作品,那只有极少数才会将结局设计成主角对多名角色同时保持确定的恋爱或婚姻关系。 据传,注意是据传,2016年的时候,樱花国那边重新制定了标准,禁止现实背景为题材的作品结局是真HG。所以,以往并不火爆的异世界穿越番剧瞬间成为了动漫界的主角。到了2025年,现在的HG番,在我的认知里,一男N女的党争番也可以打HG标签,N男N女的多角恋番也可以打HG标签,已经乱套了。 所以,不谈ML的前提下,HG自己都站不住脚了。 (4)HG作品的ML元素 现在只拿纯HG向作品来说ML相关。 不提《蓝兰岛漂流记》《天降之物》《濑户的花嫁》《出包王女》这种日常搞笑类的HG番,也不提多条攻略线多结局的《某之空》《FSN》这种游戏改多条线的HG番,更不提现在《无法学习》《路人女主》《青春》《友少》《神知》等等这种党争HG番,也不提现在结局了还没结局的各种伪HG真纯爱向番剧(《魔法老师》《旋风管家》)。就来聊聊又纯又真的HG番吧。 我先随便想几个:《平凡职业》《is》《DXD》《弑神者》以及轻改四大名著。 首先,此类作品的女性角色都有一个非常严重的标签化思维,可以说除了女主外都几乎零的心理塑造,往往在作品里属于专属ML剧情过后再无高光,变成与其他女配一起行动的背景角色,对这类没概念的可以去看看《一百个女友》。 其次,纯HG类作品里,ML相关的剧情非常的套路化,偶尔的花样也只是换了个表达方式,模板都是一样的:三无少女抓住内心,冷艳美人必定叛逆,金发女郎绝对傲娇,还有一个百依百顺。接着,纯HG类作品里面的男主,如果男主行动力强,大概率不会动画化。所以此类作品男主突出的是亚萨西元素,属于一种没有自我的万能工具人,根据女方的需要,可以随时变身。 最后,ML是二次元里面必须要有的元素,观众读者需要从二次元里面汲取了解接触现实缺乏的内容。但是俗套刻意的ML并不会给人留下印象,只会给人一种“接下来果然该咋咋咋”的思维定式。而且,纯HG向作品里面,写得好的ML剧情还不会被人接受,因为对于各女配来说结果上是端不平水的,仲马文除外。 (5)小结 如上文所说,我认为ML是二次元动漫界必须得有的因素,但不是每个和爱情相关的作品里面都必须得出现的标签,更何况和爱情无关的。在非纯后宫的爱情作品里面一味的追求ML是落了下乘。 如果作品的主线是爱情,那就不应该追求ML,如果作品的主线不是爱情,那更不应该追求ML。ML应该回归最初的标签,而不是一个大类别。ML对于一个动漫作品来说应该是锦上添花的加分项,而不是必填题。 ![]() 十四、无人在意的战争 社区的本质是人少声音大,绝大部分普通玩家忙着和生活对线,没那个时间和精力发声,沉默的大多数表态的时候那才是真正的事件。社区的对立没有任何价值,在意的人绝大多数不是既得利益者,而是沉没资本捞不回来的“复仇者”。没有无根的仇恨。社区本应该是为了热爱诞生的圈地自萌团体,对外的那一刻,团体变成了诸侯。 几年后,传奇成为了创世神话,LOL也进了历史的灰尘,原神成为了昙花一现的传说,新世代游戏成为了新生代玩家的神作。除了岁月史官和亲历者,谁还记得这些没有硝烟的、没有价值的、无人在意的赛博战争。 ![]() 十五、现在二游社区的最终归宿 (1)前提 先加入几个前提吧,不然一篇文章没法聊。 1.未来五年内没有下一个流水上超越2020年原神的二次元游戏; 2.未来五年内持续有各种质量上碾压2020年原神的游戏出现; 3.米哈游自己未来五年内各种新的游戏叫好不叫座。 (2)定义 首先,现代二游攻击性社区的鼻祖,在我的认知里,是半壁江山。但是,现代二游社区扩大化最大的功臣,我认为还是原神。最后,现在这种各路二次元游戏都开始社区化互相对立的场面,我感觉得感谢圆规。三个定义,两个离不开原神,这也是我为啥要加前提的原因。 另外,至少在本文范畴里,反米等于反原,不然还要扯一篇文章出来。 (3)发展 一个游戏社区,尤其是非PVP类型的、缺少社交因素的游戏,哪怕诞生的时候再火,也会在一个时间段后突然性的无人问津。原因有很多:游戏内缺少新的花样了,游戏外出现新的敌人了。缺少IP加持的游戏会逐步失去玩家黏性,顺带着相应的社区也开始急速地走下坡路,直至无人问津。这是以往游戏社区的规律,直到一个开始走长线运营的二次元游戏出现。 原神肯定不是最初的,在他之前,主打剧情的二次元游戏有FGO,有崩坏三,有半壁江山,但原神就是这么火起来了。连带着社区也开始无止境地讨论起除了强度外的各种话题,这在以前的PVP社区里面是几乎不可能的事情,只有在单机游戏的社区才会出现这种情况。而且单机游戏社区的寿命也不需要多说。 长线剧情本就禁不起吹毛求疵的点评,所以直接说圆规转型后的影响。 有些纯天然的原黑,原神本来就不是他们的好球区,本着不喜不看不关心的原则,本应该是两路人。但原神超出了他们的想象,达到了一个难以忽视的程度,于是就恨从中来了,毕竟嫉妒不需要讲道理。这一批人还得分三批。第一批是纯天然的高级优越黑,高贵的某某玩家、某某天龙人之类的;第二批呢,就是看不惯黑,但凡我不喜欢的,都是垃圾这种心态,这种多少还会捏着鼻子来玩;第三批呢是酸,酸成绩,认为原神德不配位,成绩来路不正,选择性忽视好。这批人某种意义上合流了。 (4)现状 二游是个神奇的范畴,本应该是传统宅男玩家的专属舒适区,但因为二次元的扩圈引进的新生代宅男,导致了二游的范畴,变成了一种新的圈子。我不想谈服务业,纸片人的纯洁性在我看来一文不值,除非玩家对待NTR本子或者R级二创的时候也能一视同仁,实际上压根做不到。 说这些话的目的,就是为了一个结论:不是所有人都适合玩二游。 所以这些不适合玩二游的群体合流了来玩二游,会用PVP游戏的标准,会用社交游戏的标准,会从多方面来神化一个游戏。出发点对比可能不是恶意,但是结果是坏的,他们间接性地把所有二游的标准都提高了。于是这批人的原因有很多:抽卡非了、游戏腻了、某某角色不在好球区、看不惯游戏某个东西等等。然后他们发现,某神游不再是他们认为的心中的那个神了,德不配位论、来路不正论来一遍,失望退坑,部分人选择不再理睬,部分人选择了黑化。 这批人都有一个共同点,多多少少在某游身上有了沉没资本,变成了拿不回钱的股东。这也是社区对立最根本的原因。 (5)社区的结局 1.未来五年内没有下一个流水上超越2020年原神的二次元游戏; 2.未来五年内持续有各种质量上碾压2020年原神的游戏出现; 3.米哈游自己未来五年内各种新的游戏叫好不叫座。 注意我开局说的前提。 二游社区反原成为了一股不容忽视的势力,但他们没有选择自成一家,或者自创一家,因为离开了原神没人会单独把反原当作主食。他们发现自己离不开原神,只有在原神存在的时候,反原才有它的价值。 原神在未来某年完成大版本任务光荣退休的时候,二游社区失去了定海神针,整体失去了朝外的话题度,任何浪花都影响不了市场的声音,二游社区失去了话语权,存护星神完成了他的使命,留下了一个完整的故事,代价是整个二游社区的崩溃重组。 新的二游社区在经历了大半年的原神究竟是成功还是失败论后终于成型了,各家依旧对立,各家依旧互相嘲讽,但再也没有了那个对二游圈外的窗口。二游从曾经一段时间的宠儿变成了电子游戏的一个冰冷的分类,各种高质量碾压原神的游戏陆陆续续地出现,但再也没有了圈外人偶尔也能听见的尖锐的声音。 二游社区回归了原神诞生之前最初的模样,是好是坏,无人说得清。 ![]() 十六、总结 二次元游戏是个宽泛的概念,相关百科上连比较概括的词条都没有。但大众普遍承认的是:不是游戏里有二次元形象那就是二次元游戏。 现在广义上社区玩家认为理想的二游,标准逐渐从ML&混厕运动发展到了包容万象,我个人估计再过一阵子还要回到混厕时代。内容从是否为玩家服务,变成了是否要为玩家服务;玩家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玩家想要变成什么样的角色,这种身份互换,逻辑互换,将来搞不好还要变成新的阶段的时代。 祝未来的某一天,出现一个能让所有人都满意的完美二游吧。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cospaly社区|二次元论坛|ACG动漫交流|COSpaly-目前最大的二次元聚集地 |网站地图
GMT+8, 2025-9-22 01:30 , Processed in 0.047953 second(s), 17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