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9-4-22 13:37:3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简单的讲讲关于这次西塘事件我的一些看法以及感想 【仅仅代表我个人】。语言总是充满歧义和假象的 请阅读者不要简单地从自己的立场和执着出发在本文中寻找批判斗争的对象 ,且平心而论事。
第一 从思想立场上看西塘事件
西塘事件中的双方 除了一些故意找事的 我觉得从大体上看 其实是没有实质性思想分歧的 。
周天晗已经说了“清朝是闰朝” ,实际上的意思与老吧主的”华夏史观“是类似的。工作人员在与主办单位交涉的过程中,也体现了他们的元清的态度,而非对这个问题麻木不仁,听之任之。
而举牌同袍讲的“元清非中国” ,虽然群众会有误解,一些居心叵测的人更会妄加歪曲,但是通过对整个举牌活动的了解,我相信他们真正想要表达的东西也和”华夏史观“相去不远,也并没有进一步的极端思想。
所以,对于某些人,我想说,你们没必要煽风点火,宣扬什么汉系鞑系。搞这一套斗争哲学,除了养出几个教主之外,我觉得于作为马前卒的诸君是无益的。要说汉系,真正夙兴夜寐宵衣旰食组织活动研习文化的才是真汉系,某些整天斗争 喊口号 贩卖”思想“的确是假汉系。
同样的,对于另一些人,我知道平时在汉服吧就有对历史问题不感冒的人群存在,这次更是抓了个机会猛批皇汉。我想说,矫枉无需过正,具体的不当行为和极端思想可以批评,但是华夏史观不容否定。
第二 从行为路线上看西塘事件
一方面我们的同袍组织团队,在面对必须加入元清的时代祭这个前提下,怎样处心积虑地既能满足政治正确,又能凸显华夏历史观,我觉得是非常精彩的一笔。虽然没有同袍预期中最完美的效果,但就可行的范围内来说,却是最优的选择。他们未必不知道”元清非中国“,正相反,他们用行动在朝代方阵中最大化的体现了这一点。他们才是当之无愧的真汉系。
另一方面举牌的同袍,他们的行为也未必是完全不可取的,我看了宣传牌,很多内容是非常好的,凸显汉服的民族属性,强调汉服非古装非朝代论。在主办方确定了时代祭这个前提下,我觉得是需要这样的人去发出这样的声音。所以很诡异的事情出现了,本来组织方的同袍和举牌方的同袍是可以”里应外合“共同合作的,结果却变成了双方对立相互攻讦。
问题出在那里?
从直接层面上看,首先是举牌同袍的策略不当,没有考虑到外部可能的负面效应,部分措辞容易引发不必要的麻烦,比如”元清非中国“为何不改成”元清非华夏“或者”元清非正统“?
但是,从深层次看,这是做事和讲理两个不同思路的矛盾。我们有些同袍,太幼稚,太想当然了,思考问题以自我为中心。我每天在汉服吧上都看到大量不负责任不考虑现实的言论,以理论为唯一标杆,死抓住一句话不放,意气用事。
比如 主办方要时代祭要元清 你们为什么不拒绝? 为什么不抵制?
比如 元清非中国这个说法是如何如何有理 社会和群众是如何如何无知。
这不是一个对错的问题,这种对错问题五年前 八年前就讨论烂了,现在是如何做事的问题,汉服运动早已经不再是空谈的时代了。
这个矛盾,我觉得很大程度是无解的。如果有解,汉服吧也不会变成现在这个样子了。新人总是喜欢空谈道理,而真正成熟的同袍知道,做事的逻辑是怎么样的,要让人从讲理的逻辑过渡要做事的逻辑,这是需要时间和经历去磨练的。我再次呼吁诸位同袍,少空谈,多学习,多落实。汉服运动不是靠“思想" "汉心” ”穿衣“就可以搞起来的,去学修身学礼仪学书法学民乐学剑学射学技艺,你自己有拿得出手的能力,站在社会上才不会被人嘲笑,你才是汉服运动的正能量。
当然 我怀着恶意去揣测一下,有部分人实际上早就洞察了这一点。但是又不愿意投入时间和精力去一点点研习传统文化,他们需要更加快捷的途径去博得自己在汉服界的地位。于是乎,他们就等着你去做事,你一做事就必然会和现实妥协,然后他就可以以“纯正的汉系”这个面目出现来批判你,糟糕的是你还不好去反驳他,因为在理论上他确实比你更加“正”。所以这部分人往往可以裹挟很多喜欢讲理的新人去造出他们的声势。这部分人表面上看是路线问题,其实根本上还是思想问题,把华夏史观当成自己上位的工具,刻意制造激进的声音和不理智的行动,这种人才是伪汉系。
另一边支持组织方的部分吧友,我也要说,有些人的支持是不单纯的,他们的言论中完全践踏了汉服运动的民族理念,把组织方的权宜之计理解为彻底放弃对元清的批判。这种思想在汉服吧是不受欢迎的,我们反对目前的所谓皇汉,并非说明我们应该在思想上完全站在他们的对立面。
第三 从网络争论看西塘事件
这件事我注意到一个特点,那就是现实中的西塘事件其实是影响很小的,但是贴吧上的西塘事件却成了一场轩然大波。
原因何在,我觉得贴吧上的西塘事件其实只是一个引子,给原本存在分歧的各方一个掐架的机会罢了。为什么各方喜欢在网上掐?而且一掐不可收拾。
我简短地说吧 --------- 吃饱了撑的
对于全国各地的汉服运动实体来说 汉服吧其实只是一杯水 对于杯水风波如此着迷。只有两种可能:
第一 新人 没有太多的线下活动和实实在在的文化研习 只好把注意力放到网络宣传上 长时间泡在贴吧上 所以把这里看的太重。每年都有这么一些人,我闭着眼睛都数的过来。这个危害是很大的,我还是如前建议,多务实,少发表指点江山的东西。
第二 在网上混迹多年养成了习惯 把掐架(或者说讨论)当成了一种娱乐活动 不管是正面的还是反面的 这样的吧友都存在。我觉得也应该自我反省和控制,很多人我看着他/她本来是很有道理的,但是因为要争论,要意气用事,所以越讲越偏,往往陷入矫枉过正的境地。
以上就是我从西塘事件中看到的一些东西 仅供参考
顿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