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面是同袍们提出问题,请齐鲁兄作答:
1、什么是王道?
每个人对王道的理解方向或有不同,我的理解是,王道乃诸子百家之学产生之前的中国早期王官学体系,后来王官学体系瓦解,产生了诸子百家,王道之学随之衰微。
到了汉代,经过春秋战国几百年分化并各自发展的诸子百家之学又再次整合。其实,这一整合趋势,自战国晚期就开始了,荀子和韩非子就是代表人物。汉代儒生以六经为本,融汇诸子百家的主张,形成了新的经学体系,即另一种王道学说。这是王道之学在历史上的面貌。王道之学,用之于现代社会,我们现在重新提倡王道,王道其实就是文明之道,重新构筑我们国家发展到现代工业文明社会的文明之道。我是这么理解的。
2、如何看待汉本位?
我觉得看待汉本位这一价值观,大家需要区分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汉文化本位,第二个方面是汉民族本位。比如说,就历史上的朝鲜和越南这两个国家来说,他们显然是汉文化本位的。但他们是不是汉民族本位呢?直接来看都不是,但一个国家只要是汉文化本位的,只要融入到汉民族主张的华夷体系或者说朝贡体系里面,就必然会走向汉民族本位。在我们传统经典的义理中,《春秋》经阐发王道治理世界异内外的大义,内中国而外诸夏,内诸夏而外夷狄,把民族论和普世论分不同层次和阶段阐述其关系,从而衍生出古代亚洲的世界秩序。这两个方面,一个看起来更温情脉脉一些,一个看起来更赤裸裸一些,但它们最终会归于一致。以伊斯兰教为例子,信伊斯兰教的国家越多,阿拉伯人的地位,在其宗教世界内部就会越高,文化本位的价值观最终导向创始这一文化的民族的利益。因为皇汉主张的相对激进的民族主义,可能现在这几年进入汉服圈的人非常反感汉本位这个词,它们要跟极端者拉开距离。但从思想的角度上来说,不管你是从民族的角度来思考,还是从文化的角度上来思考,只要你从事于汉服复兴或者弘扬汉服文化,其实你都是一个汉本位者。此中区别仅仅是你倾向于文化上的理念更多一点,还是民族角度上的情结更多一点,仅此而已。不过,有些人他就是不愿意承认,这可能因为某些自命为汉本位者的做法,导致一些同袍反感,在他们观念中汉本位这个词语带有负面的含义,不承认也所谓,不承认并不代表自己不是。汉文化本位和汉民族本位的区别在于轻重点不同,但是最终的归结点是一致的。
3、皇汉网有几个?
在我印象中皇汉网不只有一个,是不同时期从汉网分出去或者本身也是汉网的外围网。那时候论坛很多,有中华汉网,有华夏汉网,铁血皇汉网,皇汉青年网,汉五千网,新汉网等等。它们都跟汉网有渊源关系。
4、能否解释下汉网初期的发展脉络?
初期的汉网发展脉络一部分是汉民族主义者,一部分是儒士。这两条脉络还是很明显能够总结出来的。
5、皇汉是否从汉服运动初期便存在于汉服圈内还是后来出现?
这个问题,很明确的告诉大家,是先有皇汉思想才有汉服运动,皇汉思想比汉服复兴要早。
6、有个视频说北京有两批人?
这个我早就跟大家说了,北京汉服圈早期有两个社团,一个是汉网的北京社团,一个是天汉的北京社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