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48|回复: 2

汉服各种款式一杂裾

[复制链接]

769

主题

2226

回帖

4537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537

手机扫描预览
发表于 2021-7-27 14:01: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杂裾”出自西汉《七发》:“杂裾垂髾”,目窕心与”,同袍误读,认为“杂裾”为一款服饰,意为彩色装饰(或交错)的“裾”垂挂的“髾”。“垂髾”也出自西汉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中的 “蜚襳垂髾”,西晋司马彪(243年-306年)认为“襳”是飘带,是袿饰;“髾”即“燕尾”,唐代李善注释这两个都是袿衣的装饰。所以这款服饰其实叫“袿衣”。
  袿衣,汉末《释名·释衣服》说“妇人上服(意为上等服饰)曰袿,其下垂者,上广下狭,如刀圭也。”命妇才可穿着袿衣。《周礼·内司服》称袿衣是是王后的三翟礼服的遗俗, 所以袿衣是女子盛装。演变到隋朝,袿衣还可作嫁衣(《隋书·礼仪志》)。
  魏晋南北朝时期,传统的深衣制已不被男子采用,但在妇女中间却仍有人穿着。这种服装与汉代相比,已有较大的差异。比较典型的,是在服装上饰以“纤髾”。所谓“纤”,是指一种固定在衣服下摆部位的饰物。通常以丝织物制成,其特点是上宽下尖形如三角,并层层相叠。所谓“髾”,指的是从围裳中伸出来的飘带。由于飘带拖得比较长,走起路来,如燕飞舞。到南北朝时,这种服饰又有了变化,去掉了曳地的飘带,而将尖角的“燕尾”加长,使两者合为一体。“杂裾”或者袿衣,实际上在汉代就已经有了,东汉的经学家郑玄甚至以为上三代的翟衣就是袿衣的一种。

汉服各种款式一杂裾-1.jpg


汉服各种款式一杂裾-2.jpg


汉服各种款式一杂裾-3.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60

主题

2092

回帖

4379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379
发表于 2021-7-27 14:01:49 | 显示全部楼层
李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63

主题

2105

回帖

4403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403
发表于 2021-7-27 14:02:14 | 显示全部楼层
你也就这样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cospaly社区|二次元论坛|ACG动漫交流|COSpaly-目前最大的二次元聚集地 |网站地图

GMT+8, 2025-5-22 20:38 , Processed in 0.350265 second(s), 32 queries .

备案号 渝ICP备202200856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