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78|回复: 13

轩辕剑网络版【同人手工插画】神魔异世录

[复制链接]

894

主题

2448

回帖

5139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139

手机扫描预览
发表于 4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轩辕剑网络版【同人手工插画】神魔异世录
本人作品已取得作者同意授权发布
转载者请说明出处作者.此作品作者已申请了插画专利,敬请各位朋友体谅
喜欢的朋友可以一起交流,如果大家需要网络版神魔异世录的卡片,本人可以提供全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4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鬼判官
出没地点:龙栖山
阴间官名。长相凶神恶煞,但绝大部分都心地善良、正直,职责是判处人的轮回生死,对坏人进行惩罚,对好人进行奖励。判官写照:君貌狰狞,君心公正;青林黑塞,唯君所命。
【民间熟悉代表:钟馗】
判官简介
长的凶神恶煞、阴险狡诈,但绝大部分都心底善良、正直。决大部分是判处人的轮回生死,对坏人进行惩罚,对好人进行奖励。判官取材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冥府判官。
判官位于酆都(阴曹地府)天子殿中,负责审判来到冥府的幽魂。阎罗王殿里文武四大判官分属赏善司、罚恶司、阴律司、查察司。现在有人把阴律司视为催命判官崔畔,是把原来在阴阳界的崔畔搬到这里来了,最著名的四大判官为:赏善司魏征、罚恶司钟馗、察查司陆之道、阴律司崔珏。

轩辕剑网络版【同人手工插画】神魔异世录-1.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55

主题

2500

回帖

5069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069
发表于 4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九尾妖狐
出没地点:长城平原
相关代表:妲己
九尾天狐通常就指九尾狐。九尾狐和玄狐、白狐等最先出现 在原始宗教的图腾信仰中。《山海经》就记有青丘九尾狐。解读这些古老记载,九尾狐其实是位于东方或南方的青丘这个地方原始部族的图腾物,《山海经》说它“能食人”,表明它在威胁敌人、保护本部族安全方面具有神性。又说“食者不蛊”——吃了它的肉可以不受邪气的侵害,这显然是与九尾狐图腾信仰相关的原始巫术,相信九尾狐具有辟邪的魔力。
天狐传说中有通天之术的仙狐, 狐,五十岁,能变化谓妇人;百岁为美女,为神巫…… 能知千里外事,善蛊魅,使人迷惑失智;千岁即与天通。”
九尾狐每一百年就会有一个尾巴出现。当九条尾巴齐全的时候,再过 100 年﹐也就是说九尾狐活了1000 年之后,这个九尾狐就可以变成人。 《山海经》 九尾狐,最早是出现 在《山海经》。“青丘之山,有兽焉,其状如狐而九尾,其音如婴儿,能食人,食者不蛊。”(《山海经·南山经》),“青丘国在其北,其狐四足九尾。”《山海经·海外东经》。 狐,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直是一个亦正亦邪的形象(按照正规说法,狐,狸是两种动物,只是人们叫习惯了,统称狐狸,而只有狐有仙气,狸似乎只是是俗物)。大禹来到涂山--据考在今河南嵩县,遇见一只九尾白狐,并听见涂山人唱歌,说“绥绥白狐,庞庞九尾”,如果你在这里“成家成室”,就会子孙昌盛,于是大禹便娶了涂山氏的女孩子,叫做女娇。由于神话记载得很模糊,在此不过多于计较说明...........
妖狐之说
在中国狐文化史上,狐的一件倒霉事也是发生在汉代,就是被妖精化,在“物老为怪”的思想作用之下,普普通通随处可见的狐狸不比龙凤麒麟,是很难保住它的神圣地位的。尽管在唐代流行狐神、天狐崇拜,但那已经是妖神了,既然是妖神就不像正神那般正经,不免胡作非为,就像没成正果之前的孙猴子一样。不过在唐代人的观念里,最厉害的天狐——九尾天狐却仍保持着正派风范。可惜九尾狐的光荣史终究是要结束的,只不过因为它神通最大比别的狐结束得晚一些,也正因为它神通最大,当它被妖精化后也就成为妖性最大的狐狸精了。

轩辕剑网络版【同人手工插画】神魔异世录-1.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92

主题

2519

回帖

4880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880
发表于 4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姥姥
出没地点:阴怀平原
姥姥,《聊斋志异》中的角色,在兰若寺修炼千年的树精,妖法高深,手下操控千万只女妖女鬼,专门用来迷惑男子以此吸食精魂修炼,后被燕赤霞等人消灭。
中文名:  姥姥
别名: 树妖姥姥、鬼佬
性别:雌雄同体
登场作品:《聊斋志异》、《倩女幽魂》
年龄:1000岁
相关星图:小说集《聊斋志异》中的角色
身份:兰若寺主人,黑山老妖亲家
人物设定
原著中,姥姥并非是千年树妖,而是一个身穿暗红色衣服的老妈妈,头上插着银质梳形首饰,驼背弯腰、老态龙钟,实则是一个专吸男子精血的千年夜叉。小说中,姥姥利用女鬼聂小倩去勾引到来的书生宁采臣,却不料其软硬不吃,遂决定亲自出马。姥姥一时疏忽,被燕赤霞的神兵刺伤,由于神兵撞到窗户上的石棂,导致姥姥大难不死。而后,宁采臣将聂小倩的骨灰迁走,姥姥大发雷霆,于是前往宁采臣的家乡追杀二人。最后,姥姥化成夜叉形状,电目血舌,两只爪子抓挠着向宁采臣与聂小倩伸去。到了门口又停住,徘徊了很久,渐渐靠近燕赤霞的皮囊,用爪子摘取,好像要把它抓裂。皮囊内忽然格的一响,变得有两个竹筐那么大,恍惚有一个鬼怪,突出半个身子,将姥姥一把揪进去,接着就寂静无声了,皮囊也顿时缩回原来的大小,姥姥也灰飞烟灭。

轩辕剑网络版【同人手工插画】神魔异世录-1.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08

主题

2418

回帖

4850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850
发表于 4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魔礼海
出没地点:通天柱
魔礼海是明代神魔小说《封神演义》中的人物,魔家四将之一,用一根长枪,背上一把碧玉琵琶,上有四条弦,按“地火水风”排布,拨动琴弦,风火齐至,与青云剑有异曲同工之妙,后也被黄天化用攒心钉穿心而亡。死后封为四大天王之北方多文天王,职雨。
中文名:魔礼海
性别:男
登场作品:封神演义
身份:魔家四将之一
法宝:碧玉琵琶
相关星图:小说《封神演义》中的角色
原著形象
魔礼海,长约二丈四尺,武器为一杆长枪。法宝为碧玉琵琶,琵琶有四根弦,分别为地、 水、火、风四弦,也可召唤黑风、火蛇,风助火势,席卷战场。
人物原型
东方持国天王,名毗提河,能护持国土,是主乐神,塑像面部着白色,手持琵琶,管辖东胜神洲。

轩辕剑网络版【同人手工插画】神魔异世录-1.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4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青龙
出没地点:龙栖山-东海龙宫
青龙,又称苍龙、孟章,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形象,为“天之四灵”之一的东方之神,对应“四象”中的“东方七宿”。‘青龙’的由来与自然天象有关,主要源于上古时代人们对星辰运行的认识以及农耕文化。
开天辟地的劳模,文能带祥瑞,武能守东方,多重身份的斜杠青年!
青龙[qīng lóng]
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形象
青龙,又称苍龙、孟章,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形象,为“天之四灵”之一的东方之神,对应“四象”中的“东方七宿”。‘青龙’的由来与自然天象有关,主要源于上古时代人们对星辰运行的认识以及农耕文化。
中国二十八星宿中,古人将东方七宿角、亢、氐、房、心、尾、箕等星星的组合想象成龙的形象,按阴阳五行给五方配色之说,认为东方为木,属青色,故称其为“青龙”或“苍龙”。东方七宿的出没与降雨相互对应,古人认为是龙掌管着降雨,而降雨又决定着农耕收成,农耕的收成则决定着人们的生活水平,龙成了农耕社会最主要的“图腾”。
据《星经》记载,青龙形态生有羽翼。
《文献通考》《丹铅总录笺证》《道园学古录》记载,青龙身体由二十八宿中的东边七星宿所组成,状似龙形,其中包括头长双角、身上披鳞,因五行中东属木而色青,且有颈部和颈根、肩膀和胁骨、心脏及尾巴。
中文名:青龙
别名:苍龙、孟章
神话体系:中国神话
相关典故:青龙金匮
形象特征:青绿色的龙(龙形星宿)

轩辕剑网络版【同人手工插画】神魔异世录-1.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4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白虎,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天之四灵之一,西方之神,后为道教所信奉,同青龙、朱雀、玄武合称四方四神
据《中兴征祥》记载,白虎全身如雪,无杂毛。
(概述内图片来源:东汉四灵画像砖)
中文名:白虎
神话体系:中国神话
属性:创世神
出处:远古星宿崇拜
历史渊源
先秦时期,《山海经·西次四经》记载:“又西二百二十里,曰鸟鼠同穴之山,其上多白虎、白玉。渭水出焉,而东流注于河。”
汉朝时期,《河图括地象》记载:“圣王感期而兴,则有白虎晨鸣,雷声于四野。”《援神契》记载:“王者德至鸟兽,则白虎动。”
晋朝时期,《中兴征祥说》记载:“王者仁而不害,则白虎见。白虎者,仁兽也。虎而白色,缟身如雪,无杂毛,啸则风兴。昔召公化行陕西之国,白虎应焉。”
南北朝时期,《三辅黄图》记载:“苍龙、白虎、朱雀、玄武,天之四灵,以正四方,王者制宫闭殿阁取法焉。”
宋朝时期,《云笈七签》记载:“夫四象者,乃青龙、白虎、朱雀、玄武也。(卷内除已注说外,余并取宜装)青龙者,东方甲乙......白虎者,西方庚辛金,得真一之位,经云:“子若得一万事毕。”淑女之异名,五行感化,至精之所致也。其伏不动,故称之为虎也......朱雀者,南方丙丁火......玄武者,北方壬癸水......如志士烧炼丹鼎,知此四象者,十方天人莫不瞻奉。古经云“四神之丹”,此是也。”《宋书·符瑞志》云:“王者不暴虐,则白虎见而不害。”
文化特色
壁画
唐高祖李渊重孙李道坚墓壁画墓道内有昆仑奴、侍从、羽人驭青龙及白虎等。
星图
1978年湖北曾侯乙墓出土的漆箱盖星图中左青龙、右白虎与二十八宿的同时出现。
图腾
良渚文化陶器与玉器上刻有图腾,经辨识分别为虎、龟、鸟、龙,即四灵图腾,与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天之四灵前朱雀、后玄武、左青龙、右白虎一致

轩辕剑网络版【同人手工插画】神魔异世录-1.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34

主题

2482

回帖

4990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990
发表于 4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邪蛇灵
出没地点:昆仑山一处角落
其余资料:不详

轩辕剑网络版【同人手工插画】神魔异世录-1.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18

主题

2503

回帖

5259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259
发表于 4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你倒是说说作者是谁啊
轩辕剑网络版【同人手工插画】神魔异世录-1.png 是你还是别人?通篇不提人家名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4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冤魂,汉语词汇。拼音:yuān hún 释义: 通常指冤屈而死的人的鬼魂(迷信);也指不幸死去的人
中文名:冤魂
拼音:yuān hún
词目:冤魂
举例:《后汉书·袁谭传》
释义出处例句民间说法TA说参考资料
释义
[ghost of one who had been wrongly accused] 冤屈而死的鬼魂(迷信)
出处
《后汉书·袁谭传》:“放兵钞突,屠城杀吏,冤魂痛于幽冥,创痍被於草棘。”[1]
例句
唐·杜甫 《去秋行》诗:“战场冤魂每夜哭,空令野营猛士悲。”
唐 杜甫《天末怀李白》诗:应共冤魂语,投诗赠汨罗。[1]
元 无名氏《朱砂担》第四折:我如今冤魂不散,少不的和你索命。[2]
明 凌濛初 《初刻拍案惊奇》卷十四:“雄边壮士,强做了一世冤魂;寒舍村姑,硬当了几番鬼役。”[5]
清·孙枝蔚 《林处士墓》诗:“ 偃月堂边悲往事,栖霞岭上吊冤魂。”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冤狱》:“俨然而民上也者,偃息在牀,漠若无事,宁知水火狱中,有无数冤魂,伸颈延息,以望拔救耶。”
杨朔《两洋潮水》:“人们传说这就是死在地牢里的黑奴冤魂在啾啾地叹息。
民间说法
冤魂,俗称厉鬼,通常指枉死的人的灵魂。若一个人生前遭人误会、冤枉而被杀或自尽,死后不能投胎转世,便会在阳间徘徊,或寻找好心人替自己申冤,或直接对害死他的人进行报复。在民间迷信中,冤魂的念力和怨气都比一般的鬼要强,所以一个人如果被冤魂缠上,死亡率通常会比较高。因民间多认为女子属阴,死后化为鬼自身的怨气会更重,所以文学作品或者影视作品中塑造的冤魂一般多为女性,如《午夜凶铃》中的山村贞子、《聊斋志异》中的聂小倩等都是家喻户晓的冤魂角色。[4]

轩辕剑网络版【同人手工插画】神魔异世录-1.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cospaly社区|二次元论坛|ACG动漫交流|COSpaly-目前最大的二次元聚集地 |网站地图

GMT+8, 2025-10-5 07:55 , Processed in 0.396522 second(s), 35 queries .

备案号 渝ICP备2022008561号-1